您所在的位置:

相关文章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7月24日新闻发布会文字摘要

发布时间:2019/07/24

时 间:2019724

地 点:委机关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桂 熠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

嘉 宾:崔 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

    刘 霞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

    陶 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施小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

桂熠: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并且持续关注健康中国行动解读的系列发布会。健康中国行动包括三大板块15项行动,第一个板块是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是针对影响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包括了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六个专项行动,前面五个行动已经做了专项的解读,今天我们召开第一个板块最后一个专项行动——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的新闻发布会。营造健康环境是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刘霞,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陶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参加本次发布会,我是主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发展规划处桂熠。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与专家来参加我们这次发布会。下面我们有请崔钢巡视员对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有关情况作介绍。2019-07-24 15:00:55

崔钢: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健康环境促进行动的主要内容。健康环境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在健康的影响因素中,环境因素占到17%。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不仅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还包括社会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许多都与环境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而且影响程度日益凸显。

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以全社会公众为关注对象,重点围绕影响健康的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问题,室内污染等家居环境风险,道路交通伤害等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倡导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担建设健康环境的责任,给出健康防护和应对建议,并提出应采取的主要举措,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全民参与,共担责任、共享成果。

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以人的健康为本。健康的环境,不仅涉及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的治理,更紧贴居民生活方式,如日常化学品及消费品的使用、垃圾分类和固体废弃物处置,还包括与环境密切相关的道路交通事故伤害、跌倒、溺水、中毒等内容。本行动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与语言,把健康环境理念和要求融入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07-24 15:02:07

崔钢:

主要包括行动目标、个人和家庭行动、社会和政府行动四个方面,简化一下可以用“6767”来概括。


崔钢:

第二个“6”,是对社会发起的健康倡导,归纳为“六加强六鼓励”。

“六加强”是: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制定社区健康公约和健康守则等行为规范;要加强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监测和管理,如集中空调清洗、游泳场所消毒及时换水,张贴预防跌倒、触电、溺水等警示标识,预防意外事故;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要加强企业环保责任落实,管理维护好污染治理装置,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环保标准;要加强宣传和普及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加强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和培训。

“六鼓励”是:鼓励社区大力开展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活动;鼓励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纳入“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鼓励引导志愿者参与,指导社区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企业建立消费品有害物质限量披露及质量安全事故监测和报告制度;鼓励室内健身场所等公共场所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同时采用新风装置;鼓励用人单位充分考虑职工健康需要,为职工提供健康支持性环境。2019-07-24 15:07:08

崔钢:

第二个“7”,是政府及部门要落实的七项具体工作。

一是制定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规范和评价指标,打造卫生城镇升级版。

二是逐步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与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健康影响监测与评价,开展环境污染与疾病关系、健康风险预警以及防护干预研究,加强伤害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控环境污染相关疾病。

三是普及环境健康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环境健康的良好氛围。开展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和科普宣传工作。

四是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大饮用水工程设施投入、管理和维护,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固体废弃物回收设施的投入,加强废弃物分类处置管理。2019-07-24 15:10:21

崔钢:

五是组织实施交通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提高交通安全技术标准,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减少交通伤害事件的发生。提高企业、医院、学校、大型商场、文体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防灾抗灾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

六是强化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装饰装修材料、日用化学品、儿童玩具和用品等消费品的安全性评价,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加强消费品绿色安全认证,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强制报告制度。

七是加强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和健康防护攻关研究,着力研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指导公众做好健康防护。

以上是健康环境行动的主要内容。健康环境关系到每个人,关系到全社会,不仅涉及到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涉及到政府各相关部门、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方共同动员起来、行动起来,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健康环境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最后大家共同成为受益者。我先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2019-07-24 15:13:57



崔钢: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抓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的组织落实,全面有序地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一是建立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与风险评估制度,开展人体生物监测和健康风险评估,为完善防治策略和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关键技术措施和干预措施来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二是强化公共场所的环境,我们外部环境有“大环境”,比如空气的“大环境”;公共场所如大型商场,简单地称作“中环境”,还有日常生活工作的“小环境”,我们要加强这些环境的健康工作。在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的基础上,强化公共场所卫生评价和室内环境健康的风险评估。同时,要开展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开展健康场所的建设。三是开展环境污染与疾病关系、健康风险预测预警以及适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综合利用。此外,还要加强中医药对环境污染、健康防护干预措施的研究。四是加强公众科普和宣传,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指导公众做好健康防护,比如怎样正规的使用口罩,比如选择什么样的空气净化器,更有针对性、防护措施更好等等,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最后,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的建设,强化城市环境健康的管理,发动群众不断改善环境,推进医疗机构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分类的管理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源和环境健康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健康。

以上就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前期的工作和下一步我们主要开展的几点。公共卫生健康工作是个系统工作,不仅关系到你我,包括政府部门,和在座的媒体朋友都有关,你们在这里也会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发动、积极倡导健康的环境意识,希望朋友们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里、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里,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谢谢。2019-07-24 15:24:46

中国人口报记者:

陶院士,除了室外的空气污染外,大家也非常关心室内的空气污染,您能否说明一下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大家应该如何防止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这种危害?谢谢。2019-07-24 15:30:19

陶澍:

谢谢你的问题。最近这些年,大家对室外空气的关注度都很高,对室内空气的认识仍然非常不足,攻坚战到目前为止,室外空气质量是明显改善的,这两年的数据全国都看到同样的现象,显然跟我们这些年采取的行动有关系。我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室内,前两年做的全国成人和儿童行为调查里显示,大概有22个小时以上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仅仅解决了室外问题,实际上是解决了问题的一小部分。

我们通常说室内空气污染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一是没有明显排出源,另外一种是室内有排放源。当室内没有排出源的时候,室内空气主要受室外空气的影响,这个影响会超过一般人的想象。我们曾经测过,在2014年那场非常重的灰霾时,室外空气是700多个微克/立方米,室内空气测的是500多微克/立方米,跟室外空气是很接近的。用学术的话说是光程比较短,你看到的空间比较有限,室外污染200300微克/立方米的时候,看着是灰蒙蒙的,室内仍然是窗明几净,你以为关窗能挡住这些东西,但大部分情况是挡不住的,因为室内外的交换,即便你把门窗都紧闭,这个交换仍然是比较频繁的,所以室外污染严重的时候,室内污染的程度并不低。大家习惯出门戴口罩,如果室内没有净化装置,戴口罩的效益是很低的。这种情况下,非常重要的自我保护当然是在室内装净化器,新风系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当然成本相对会高一点。一般的净化器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能够比较明显地降低室内空气的污染,这是每个人自己都可以做的事情。

更重要的室内空气污染是自身有排出源的情况,比较熟悉的吸烟污染,室内装修造成的污染,还有做饭、炒菜的时候油烟也会排出很多污染物,这是城里人比较关注的。更多室内污染源是来自固体燃烧,包括散煤,也包括秸秆和薪柴,基本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农村,尤其是西北、西南、东北,还是大量使用生物质燃料来做饭和取暖,当然也包括华北地区的煤是比较多的。我们刚刚完成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农村能源调查里,我们得到的数据是非常高的,比方说一次PM2.5的排放,家里做饭取暖的排放会占到全部总排放的1/3,它导致的结果,一方面会影响室外空气质量,同时直接的影响就是室内空气质量。城里人比较关心室内空气,一说室内空气大家会讲装修,会讲甲醛。其实从健康危害来说,直接来自燃烧的PM2.5导致的健康危害远远超过平时大家熟悉的甲醛的危害,包括苯系物的危害等等,但是这些主要发生在农村。

一方面,大家对室内空气的关注不够,另一方面,农村的整体对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是比较薄弱的。在座的媒体,我是希望你们更多地宣传,让农村老百姓也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因为这次的行动计划里面有鼓励提倡清洁取暖和做饭,这是个非常非常关键的因素。我们在华北地区近几年平均农村室内PM2.5会在大概200微克/立方米左右,在“2+26清洁取暖计划”之前,会导致明显改善,但是目前的计划仅限于“2+26”地区,而农村的老百姓又意识不到这是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是健康的问题。

除了自我保护之外,其实政府也可以做些事情,“2+26”的煤改电、煤改气,包括现在又进一步推行的北方清洁取暖计划,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措施,这些计划我们也做过估算,可以大幅度改善农村地区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很多健康危害因素,这是可以做到的。

在清洁取暖的同时,不要忘记清洁做饭。东部地区这些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近20年里,清洁做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1992年的时候大概只有8%的样子,农村是用电和气做饭的,到了2012年的时候,数据已经上升到将近60%2017年已经有70%是清洁做饭的,但是仍然还有30%是用固体燃料做饭,而且地方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用秸秆、薪柴、煤,也希望将来国家能够再推动一下清洁做饭的计划,因为清洁做饭比清洁取暖成本是要低的,清洁做饭相对便宜一些,只是那些不发达地区老百姓生活水平相对比较低,所以他们大量还是用免费的生物质燃料来做饭。

非常感谢媒体对这个问题的关心,也希望借你们的平台,借你们的声音,让我们农村的老百姓有更多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知道这些问题的严重性。2019-07-24 15:46:17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